保山,滇西橫斷山脈中這塊1.9萬多平方千米的神奇國土,踞“八關九隘”、扼“三宣六慰”的地理位置,“襟滄江、帶怒水”的自然環境,讓其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,也孕育了世界高黎貢山、世界地熱溫泉博物館、南方絲綢之路南亞廊道三大世界級資源。 近年來,保山按照高質量推進旅游品牌化思路,搶抓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重大機遇,強化品牌引領,加快旅游產業布局,大力發展優質文旅康養新產品新業態,提高旅游服務質量,全面建設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。 新思路,明確建設方向 “建設大滇西旅游環線,要優化方案設計,要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,要完善旅游綜合配套服務體系……”省委書記阮成發在多種場合為加快建設大滇西旅游環線,打造世界獨一無二的旅游勝地把方向、提要求。 方向正確,路就不遠。保山緊緊抓住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重大機遇,全面分析自身優勢和劣勢,聚焦設施較為滯后、旅游產品供給不足等問題和短板,相繼制定出台了《關於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走在全省前列的實施意見》等戰略部署。2021年1月5日閉幕的市委四屆九次全會,為保山融入和服務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,全面建設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提出了新思路: ——塑造旅游品牌形象。以“國際化、高端化、特色化、智慧化”為發展方向,打響“世界高黎貢山·世界自然遺產雲南保山”旅游品牌。圍繞世界高黎貢山、世界地熱溫泉博物館、南方絲綢之路南亞廊道三大世界級資源,打造生態旅游、康養旅游、紅色旅游三張名片。 ——做大文旅康養產業。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,促進中醫藥特色服務、康復療養服務、休閑養生服務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。培育壯大“旅游+中醫療養”業態,加快構建保山現代溫泉健康產業體系,打造世界級健康旅居度假勝地。推動文旅融合。加快半山酒店、鄉村旅游等新業態發展,高位推動重大文旅項目建設。 ——完善服務設施配套。加快構建大滇西旅游環線保山段“交通骨架”,完善高黎貢山和保山壩區兩個旅游環線路網布局。加大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,構建智慧旅游綜合服務平台,推進智慧旅游試點示范創建。開展全民旅游知識宣傳教育。深化旅游市場整治,營造規范有序、充滿活力的旅游市場秩序。 新舉措,加快建設步伐 全市上下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戰略部署和市委四屆九次全會確定的發展思路,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、以文旅融合為抓手、以游客滿意為追求,充分發揮騰沖、潞江壩、中心城市“三大優勢”,圍繞打響“世界高黎貢山·世界自然遺產—雲南保山”健康旅游核心品牌,為全面推進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設提供保障和支撐: ——聚焦消費新需求,全力打造新產品。依托生態和人文資源優勢,探索打造旅游新產品,不斷推進“全域、全季、全景、全業”發展。著力謀劃打造騰沖市清水“司莫拉幸福佤鄉”、“大和順”旅游區、隆陽區世外鄉村·高黎貢國際休閑度假區等一批休閑度假產品。重點打造騰沖熱海溫泉、荷花溫泉、龍陵邦臘掌溫泉、昌寧柯街橄欖河溫泉、康藤森林康養等一批康養旅游產品。 ——聚焦市場新變化,積極培育新業態。深入實施“旅游+、+旅游”融合發展,積極培育新業態,不斷滿足游客多元化、個性化、定制化的文旅產品需求。實施“農業+旅游”,積極推進集現代農業、休閑體驗、高端民宿和旅游特色村等為一體的鄉村旅游﹔實施“體育+旅游”“中醫藥+旅游” “文化+旅游”等,實現“生產、觀光、體驗、游覽”一體化,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,建設集旅游地產、休閑度假、康體娛樂、醫院教育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文旅項目。探索建設“旅居”康旅產業,提供候鳥式養生養老服務。 ——聚焦發展新動能,加快實施新項目。圍繞國際化、高端化、特色化和智慧化,加大新項目策劃包裝力度,積極招商引資,加快實施新項目,2021年重點推進天空之眼、恆益東山星空帳篷酒店、潞江壩新寨村3號咖啡庄園等半山酒店項目建設。加快大滇西旅游環線交通樞紐建設,編制了保山市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(2020—2022)》,擬建設文化旅游項目200余個,計劃總投資2500余億元。 ——聚焦旅游新問題,全面開展綜合整治。嚴格落實雲南省“22條措施”、保山市“33條措施”和旅游從業人員“八不准”規定,嚴懲“不合理低價游”、強迫購物及嚴重損害保山旅游形象的違法違規行為。健全“1+5+X”旅游投訴處置體系,保持打擊“不合理低價游”、強迫或變相強迫消費、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,加強旅游市場秩序輿情監測,強化旅游安全執法檢查,嚴格落實“30天無理由退貨”制度,持續推行誠信建設和“紅黑榜”制度。 新跨越,打牢建設基礎 主動融入和積極服務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,有力推進了保山文化旅游轉型升級,圍繞“圈一環一線(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圈、高黎貢山旅游環、紅色經典旅游線)”構建“一山兩心兩帶(“一山”指的是圍繞高黎貢山構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﹔“兩心”是將騰沖、隆陽打造成大滇西旅游雙集散地和雙目的地﹔“兩帶”是保—龍—騰、潞—施—昌“V形”高質量旅游發展帶)”保山旅游高質量發展格局初步形成,旅游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。 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從2016年的1833.77萬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3613.17萬人次,旅游總收入由173億元增加到442.34億元,年均增長分別為20.24%和40.73%。更重要的是,設施較為滯后、旅游產品供給不足等短板得到補齊,保山全面推進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設的基礎進一步夯實: ——基礎設施更加完善。“十三五”以來,全市共完成文旅固定資產投資近400億元,建成運營“康藤·高黎貢”高端營地等50多個重大文旅項目。騰沖和順柏聯溫泉酒店、騰沖雲峰山石頭紀溫泉酒店、騰沖瑪御谷悅榕庄溫泉酒店、騰沖康藤·高黎貢帳篷營地、騰沖熱海玉溫泉酒店、龍陵邦臘掌半山別墅酒店等半山酒店建成運營。大滇西旅游環線保山“交通樞紐”雛形初步形成保昌、保施、騰隴、騰猴等高速公路相繼建成,大瑞鐵路全面進入鋪架階段,保山、騰沖兩個機場擴建提速。 ——旅游產品更加多樣。旅游產品結構單一問題逐步化解,建成運營溫泉康養度假項目30多個,其中:騰沖熱海玉溫泉、悅椿溫泉村被評為中國首批五星級溫泉,火山熱海旅游區、邦臘掌旅游區分別獲中國最佳溫泉旅游項目獎”“最佳溫泉綜合體及最具特色露天溫泉”等多項國家級大獎﹔隆陽區香柏場入選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名單,高黎貢山五星級觀鳥基地和大地茶海等生態研學基地品質得到提升,成為了觀鳥愛好者、科考探險者和中小學研學的基地和課堂。騰沖市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,有國家A級景區79個、總數居全省第一。 ——旅游業態更加豐富。“農業+旅游”融合成效斐然,騰沖江東社區、司莫拉佤族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,騰沖銀杏村等3個村入選“中國鄉村旅游示范村”、21人入選首批“中國鄉村旅游致富帶頭人”。“體育+旅游”深入人心,成功舉辦了界頭花海鄉村馬拉鬆、高黎貢超級山徑賽、格蘭芬多自行車節等精品賽事,永子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被授予“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單位”,永子棋院景區、永子圍棋品牌賽事分別被評為“體育旅游精品景區”“體育旅游精品賽事”?。“中醫藥+旅游”實現“生產、觀光、體驗、游覽”一體化,研發了一批以萬壽菊、美洲大蠊等健康產品為原料提取的保健品、生物添加劑等植物產業產品。“文化+旅游”加速深度融合,永子、南紅瑪瑙、翡翠、琥珀、黃龍玉、藤編、土陶等文化創意產品相繼面世。“地產+旅游”、“旅居”康旅產業邁出新步,騰沖已成為省內外游客“旅居”的首選地之一。 ——市場環境更加規范。雲南省“22條措施”、保山市“33條措施”和旅游從業人員“八不准”規定嚴格落實,“不合理低價游”、強迫購物等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整治,游客體驗滿意度位居全省前列。2020年,全市辦理游客退換貨案件640件,涉及金額623.96萬元,辦結率100%﹔立案調查涉文涉旅案件21件,收繳罰款40.1萬元﹔受理投訴287件,辦結率100%。2020年,保山在全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考評中位居第三名,當年第三季度旅游綜合監管考核評價居全省Ⅰ類地區第1名。(辛文)
qyangluo